三、关于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关系
首先必须肯定,毛泽东、彭德怀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。毛主席的盖世功勋是无人可比的。彭德怀对毛主席是十分敬重和拥护的。他自己说到对毛主席的认识有一个过程:从兄长到老师到领袖。毛泽东对彭德怀也十分倚重,常委以重任。但由于二人各自社会经历不同,所受文化教育不同等原因,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不同的性格,由此两人间产生了许多不谐和甚至碰撞,........。
黄克诚曾讲过彭的性格:彭德怀从小就是反抗性极强的人,而且总是带头为首。他桀骜不驯、好犯上,那是在他认为上面不对的时候。他耿直,讨厌捧场,建国后对歌功颂德看不惯。看不惯就说,而且说得很难听,从不怕得罪人。他性格刚烈,遇事不能容忍,不大能适应人类社会的复杂性。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所以他不易和领导及周围同志搞好关系。这是黄老与彭总相处几十年的切身感受。
从我自身感受中,也觉得彭总在处世为人的准则上,有一些突出特点:
彭总自我独立意识很强。他独立思考,独立判断,独立负责,独立特行,从不人云亦云,不盲从别人,不随大流,不怕得罪人,不怕不合时宜。他自己的意见一成立,别人的意见,不经他自己领会决不轻易接受。正是这种性格,使得他在大是大非面前,能有自己独到见解。但是,曲高和寡,有时不免陷于孤立。可是他不怕孤立,也不随便改变自己的初衷。
彭总有很强的平等意识。在彭总眼里,大家在政治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,不分位尊位卑,都是一样的人。对任何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特权思想和行为,深恶痛绝;对任何使领导人与群众隔离的所谓“安全”、“礼仪”规定,极其反感,屡屡突破这类框框。他对处于底层的人民群众和士兵,有极深的感情,能体会他们的疾苦,为他们的利益呼吁请命。他身居高位,却始终保持着普通群众、普通一兵的本色。续范亭赠彭总诗:“爽直将军贵姓彭,心如铁石气如鲸。三军一致称模范,粗布征衣半老兵。”这是对彭总形神兼备的真实写照。
彭总有很强的民主观念。他出身贫苦,在湘军中就搞救贫会、士兵会。在解放战争中搞新式整军运动,推行军事、政治、经济三大民主。在军事这个高度集中的工作中,他也很注意发扬民主,作战方案常征求下级意见,有时还放弃自己的方案,采纳下级的方案。他还提出,在军事学术研究当中要提倡“学术自由”。他认为,学术问题要自由讨论争鸣,领导上不要进行行政干预,不要领导说了算。对于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,个人专断盛行,他更是难以容忍。
.........
四、关于彭德怀研究
彭德怀研究的现状。从国内情况看,现在,彭德怀研究的成果不少。但是,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关于彭德怀光辉事迹和崇高品德的宣传。除传记组出的一系列书籍、文章外,其它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还不太多。国外及港台虽然也出版了有关彭总的书籍文章,但由于对史实资料掌握有限,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,但有价值的不多,有的甚至有不少疏漏和错误。
总之,现在彭德怀研究,对于事实叙述的多,深层研究的少;对于其忠诚刚直宣扬的多,思想理论分析的少;军事上英勇威武方面讲的多,智谋策划方面讲的少,军事思想的研究则更少。今后需要扩大研究的领域,提高研究的质量,开展深层次问题的研究。除了军事,彭总在政治、经济及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好的思想,应当予以发掘研究。希望通过这次会议,推动彭德怀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,使彭德怀研究,跃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深入开展彭德怀研究,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:
一方面要加大彭德怀有关资料的收集、整理、出版。现在公布的有关彭总的材料主要有《彭德怀自述》、《彭德怀军事文选》、《彭德怀传》、《彭德怀年谱》和传记组出版的其它一系列书籍。彭总的大量言论、文电资料尚未出版发行。据我简单统计,从1952年至1959年,彭总的重要言论(包括:报告、讲话、批示、信件、题词等,不包括日常工作的批示、谈话、发言和出国访问讲话)就有130多件,收入(彭德怀军事文选)的只有15篇。据有的同志统计,彭德怀存世文章和电报等有400多种。也就是说,彭德怀的文稿绝大多数还没有整理出版。因此,收集整理彭总的有关资料,是今后研究的首要任务。
另一方面,要建立彭德怀研究的学术团体,系统地有组织地出版发表有关彭德怀研究的资料、学术成果,传递研究的信息。这件工作如何办,希望这次会议,大家议一议。有了这样一个机构,就可以把对彭总的研究工作顺利地推动起来并带入21世纪,传给新一代人继续进行,在新世纪里,取得更多更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。
(作者为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,陈浩良整理)
配资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